襄阳门户网

搜索
襄阳门户网 襄阳门户 企业宣传 查看内容

“靠山梆子”剧团轶事2024/3/28 15:23:29

2024-3-28 15:23| 发布者: 天若有情| 查看: 60| 评论: 0

摘要: 靠山梆子剧团轶事(散文)马占驿我的故乡是个名不见经传有千余口人的小山村,但村里的靠山梆子剧团却曾盛名一方,红火一时。https://www.aiyangedu.com/zfy/yi123458.html更多散文,诗句,欢迎点击进入网站学习了解 ...
网站出售

靠山梆子剧团轶事(散文)

马占驿
我的故乡是个名不见经传有千余口人的小山村,但村里的靠山梆子剧团却曾盛名一方,红火一时。https://www.aiyangedu.com/zfy/yi123458.html更多散文,诗句,欢迎点击进入网站学习了解!
靠山梆子剧团是由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村文艺宣传队发展而来的业余剧团,剧团并不只演河北梆子,也演京剧、评剧。因为剧团演职员都是本村农民或他们的子女,演技不够专业,演出时偶有改编和发挥,加之村民依山而居,像大山一样淳朴,乡亲们就把村里的业余剧团昵称为靠山梆子剧团,称谓里充满了亲情与爱意,并无丝毫贬低和轻视。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喇叭里唱的,电影里放的,年画里的剧照都是那几个着名的样板戏。耳濡目染中,村里会模仿的人越来越多。当时叫生产大队的干部们顺势成立了文艺宣传队,组织排练《沙家浜》和《红灯记》,置齐了道具和服装,于正月初二在本村登台亮相了。公演当天,全村门不闭户,举家而出,和家人、亲戚、邻居一起看家人、亲戚、邻居的演出。女扮男装饰演的郭建光威风中多了几分俊俏,腰扎花围裙的阿庆嫂,满头白发的沙奶奶,身穿忠义救国军军服,腰挂 盒子炮的胡传魁、刁德一,在乡亲们的眼里个个形神兼备。台上唱,台下跟着唱,首场演出获得了预想不到的成功。之后上演的《红灯记》也同样产生了轰动效应。应乡亲们的强烈要求,两个剧目轮番登台,居然演到了正月初八。邻村的观众来了,邻乡的甚至邻县的观众也被吸引来了。宣传队又先后排练演出了《龙江颂》、《杜鹃山》、《海港》以及自编的《新编逛新城》、《女社员》,在当时物质和精神相对匮乏的年代里,宣传队的演出给乡亲们带来的短暂的欢乐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除在本村演出外,宣传队还多次参加县、乡(当时叫公社)组织的汇演和调演,当年的县革委会主任(相当于现在的县长)就为他们颁过三次奖,名扬一方的村宣传队成了乡亲们的骄傲。
改革开放后,生产大队改为村委会,宣传队则变成了村的业余剧团,由演出现代剧改演古装戏,村里出巨资置办行头,邀请县文化馆和县剧团的专业人员作指导,先后排演了河北梆子《辕门斩子》、《生死牌》,京剧《铡美案》,评剧《花为媒》等几十个剧目。自演古装戏开始, 靠山梆子剧团的雅号就诞生了。自此,每年从正月初二演到初五成为剧团的惯例。
演古装戏,看古装戏,在当时的农村还是新鲜事。最初的几年,靠山梆子剧团演出的消息一传出,十里八村的男女老少,有步行的,有骑自行车带着人的,有推独轮车推着人的,有赶着马车或开着拖拉机拉着人的,或为看戏、或为卖小商品、或为找对象、或为凑热闹向戏台前聚拢来。靠近戏台的,拿了矮凳或搬了砖头、石块坐着看,在他们的后面是坐在椅子或凳子上的老人和站在他们身边的孙子孙女或外孙外女们,再后面是按着个子高矮站着的群体,这些人的后面则是站在砖石、凳子、自行车、马车、拖拉机上的人墙。人墙外是卖瓜子、糖葫芦和水果的小商贩或者是凑热闹的青年或儿童。墙头上、树上则被孩子或年轻人所占据。没人维护剧场秩序,以不遮挡后面人的视线为前提,所有的观众自觉地分出层递,以剧台为圆心呈扇形铺展开。演员的道白或唱腔从戏台一角的高音喇叭里溢出,荡漾在空中,荡漾在山野,荡漾在观众的耳畔和心间。
邻县的观众为抄近路来看戏,要翻一座山梁,走八九里羊肠小道。为行走方便,爱美的姑娘就穿了平底鞋,背着高跟鞋,将要进村时,换上高跟鞋,把平底鞋藏在柴草丛中。为免除每天往返的辛苦,这些搭粱看戏的观众大多住在亲友家里,看戏串亲两不误。没有亲友的,就吃住在素不相识的老乡家中,付钱是断然不收的,推让急了,房东便说给钱就是骂他就是看不起他。待客的真诚从心底发出并镌刻在脸上,无半分客套之嫌。有几户因此结了儿女亲家,有的至今还像亲友一样交往着。
社会在变革,经济在发展,这种盛况非常遗憾又在情理之中地没能持续多久。随着电视和VCD的普及,山里人足不出户就可欣赏名家的专业演出,更有异彩纷呈的电视剧,易于传唱的流行歌曲,风靡一时的霹雳舞,陆续出现的舞厅、歌厅、网吧,人们选择娱乐的方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一直坚守演古装戏的靠山梆子剧团逐渐失去了魅力和吸引力,观众一年少似一年。此时有人建议剧团增演流行歌舞或小品,团长则认为村业余剧团,演不好现代流行节目,不演也罢。直到一九九零年,照例在正月初二演出河北梆子《十五贯》时,台下仅有二百余观众。正月初三演出《墙头记》时,台下百余名观众更是越走越少,到演出结束时,台下仅区区12名铁杆儿戏迷了。面对此景,靠山梆子剧团团长无耐地对着麦克风向台下的观众和全村宣布: 从明天起,停止演出,剧团解散。
历经二十年兴衰,靠山梆子剧团解体了。观众的多与寡,决定了剧团的存与亡。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