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 关于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施方案数字孪生中台https://www.freedoonline.com/news_show/405.html北京飞渡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提供三维空间技术、三维引擎技术、CIM平台、三维GIS软件、数字孪生园区城市解决方案等三维全域数据服务平台。飞渡科技一直秉承“在云端,用专家团队+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为客户提供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服务”的愿景,致力于BIM/GIS/CIM三维数字底板及高渲染可视化引擎、智慧城市IoC等多种技术的自主研发。 枣政办字〔2020〕52号 为贯彻落实全省大数据创新应用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鲁政办字〔2020〕136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深入推进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一网通办,全力打造协同高效的数字政府;扎实推进数字经济园区建设、大数据企业培育和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培育富有活力的数字经济;积极推进以市民卡为统领的智慧场景应用,构建智慧便民的数字社会,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1年市、区(市)两级达到《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指标》(DB37/T3890)三星级及以上,2023年市、区(市)两级达到四星级及以上。 二、主要任务 (一)构建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依据省平台统一架构,坚持“统建共享、集约利用、分级负责、分步实施”原则,以全市“一个平台一个号、一张网络一朵云”为依托,按照省里确定的统揽全局、指挥各方的定位,整合各级各部门信息系统及相关数据资源,建设集综合指挥调度、数据汇聚应用、事件应对处置、服务科学决策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指挥平台,实现“一屏观全市,一网管全市”。2020年底前,完成市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主体框架构建和一期建设,接入大数据、综治、应急管理、城市管理、交通运输、消防等部门已有信息系统,初步形成全市可视化指挥调度能力,并与省平台对接。2021年6月底前,完成市平台二期建设,持续拓展平台功能,完善与省平台的资源汇聚接入,基本形成对全市主要业务的有效覆盖。2021年12月底前,市级平台基本完成对区(市)业务系统整合。2022年6月底前,实现对镇(街)、村(居)和网格单元等基层单位的有效覆盖,建成市级平台智能化、智慧化能力并开展有效应用。 (二)提升数字政府基础平台支撑能力。完善全市电子政务“一片云”“一张网”服务体系,建设云灾备服务体系,优化电子政务外网市、区(市)、镇(街)、村(居)四级网络架构。加强关键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进一步提升网络安全技术防护能力,为全市各级各部门单位提供安全技术支撑。深入推广全市智慧政务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和“山东通”移动办公应用。持续优化市级共享交换平台架构和功能,进一步充实完善人口、法人、电子证照、宏观经济、空间地理和社会信用六大基础库,打造数据共享“高速通道”,全面提升平台的数据汇聚、存储、计算、服务等能力,更好的满足各类应用对数据的需求。 (三)深化“一网通办”。2020年12月底前,做好省级自建系统对接支撑工作,统一自建系统的政务服务办事入口,实现办理结果实时反馈;完成省、市电子证照库互联互通,保障省级证照在市级及以下自建系统中应用;启动公共数据开发应用试点,组织试点区(市)和部门制定实施方案。2021年年底前,完成政务服务高频次办事事项接入国家、省级政务服务小程序、“爱山东”APP;不断挖掘电子证照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政务服务办事“无证明办理”;按需组织公共数据开发应用供需对接工作,开展好数据资源开发应用试点工作,打造一批公共数据开发应用优秀案例,总结公共数据开发应用试点工作成果并在全市推广。拓展“爱山东?枣庄”APP在政务、公共、生活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提高用户注册率,实现“一部手机走枣庄”。 (四)推进市民卡智慧场景应用。以便民、利民、惠民为宗旨,整合各类卡资源和码资源,实现线下、线上一体化服务。打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企业服务等十大类场景“用户、账户、业务”,线上线下全面支持“一卡一码一手机”,实现创新场景化的多业务协同应用。 (五)深化智慧交通建设。加强交通信息动态采集、业务部门互通协作、应用系统优化调度,实现城市交通流量预测、自适应交通控制等智能化综合管理。构建以“车辆调度科学合理、到站信息准确传递、车载容量实时掌控”为核心的智慧公交服务系统,建设智慧公交亭,推动公交调度、行车安全监控、公交场站管理、票务统计清分等业务管理的集成,支持公交安全、服务、成本管控的全过程管理和交互,实现车、站、客三方的全面协同。以改善公众出行体验为目标,鼓励发展分时租赁、智能停车、共享巴士等分享出行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城市交通决策支持体系,强化对城市道路交通指数、公交车实时数据、出租车行车数据、道路事故数据的深入挖掘分析,为解决公交线路优化、公交专用道建设、缓解道路拥堵等问题提供决策支撑。市民可通过市民卡和市民码完成全市公交的无障碍支付,并自动识别市民的健康状态。2022年年底前,打造一批无感支付、反向寻车、先离场后付费等智慧停车应用案例。 (六)强化智慧教育服务。加强智慧校园建设,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2022年年底前,全市智慧校园覆盖率达到80%以上。加快完善枣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各类教育业务深度融合、教育应用跨终端融合、优质教育资源高度共享的信息化支撑服务,构建良好的城乡一体化教育公共服务生态。深入推进覆盖全市的网络数字教育共建共享,创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服务供给模式,促进学习型社会发展。采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推动同步课堂、名师网络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向农村地区延伸,以“云平台+网络教学+移动应用”促进教学能力均衡化发展。持续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在线教学推广活动,加快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优化和创新,推动互联网环境下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融合创新。推进学习空间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应用,推广运用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程、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等新型教育管理与服务模式。完成市民卡系统与教育系统对接,优化义务教育入学服务,整合户籍、常住人口、不动产等数据资源,加快实现义务教育入学信息精准推送、学籍在线查询、证明材料线上提交、入学报名“掌上办”。 (七)优化智慧医疗服务。实现利用市民卡、市民码在医院完成挂号、缴费、智能导诊等业务。推进智慧医院建设,推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间信息资源开放共享,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在线预约、远程诊疗、诊断查询、药品配送等新型互联网医疗服务,支撑分级诊疗发展。深入推进功能完善、高效快捷的区域卫生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检验报告、影像报告的互认,以及各类医疗资源信息的整合,推进电子病历和居民健康档案在公共卫生机构、医疗机构、家庭医生和市民之间共享利用,探索发展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个人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建设疾病预防控制平台,加强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等重大疾病综合防治和职业病危害动态监测与综合管理,保障城市公共卫生安全。构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深化远程健康监护、居家安防、定位援助等技术应用,推动养老、医疗和护理资源整合协同,实现全人群覆盖、全方位服务、全过程管理、全天候响应的医养融合服务模式创新。 (八)完善智慧文体服务。推进数字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建设,加快文旅行业大数据创新应用,通过市民卡平台完成景点门票、旅游卡购买,在线预定文化活动、文化场馆,实现扫码入园。推进网上查询、预约,打造“15分钟健身圈”电子地图,深化体育场馆、器材设施资源共享。打造枣庄旅游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深度挖掘游客多样化、个性化旅游需求,提供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智能化、个性化旅游信息服务。支持台儿庄古城等重点旅游景区设施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提升景区精准化感知、可视化管理和智能化运营能力。依托枣庄智慧旅游应急管理平台建设,实现重点旅游景区客流量、旅游安全、旅游秩序等情况实时掌控,强化对旅游节假日、游客高峰期和突发事件调控。加强与虚拟现实技术企业、优秀视频企业的合作,大力发展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枣庄“虚拟游”,为用户提供足不出户的互联网旅游体验。 (九)提高城市安全保障水平。健全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提高实时分析、集中研判能力。运用“雪亮工程”“天网工程”,统筹视频监控资源,2022年年底前,各区(市)构建形成管理机制健全、系统功能完备、覆盖领域全面的公共安全视频联网体系。 (十)提升市政综合管理能力。深化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市容秩序、市政管网、建筑能耗、垃圾分类等领域应用,实现对城市范围内基础设施、环境、建筑等的动态监测。加快提升数字化城市管理水平,2022年年底前,市、区(市)建成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逐步实现各级平台互联互通。 (十一)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因地制宜设置和改造环境感知、状态监测、信号传输、运行控制等智能设备,提升大气、水、生态、核与辐射等环境要素及污染源的全面感知、实时监测和自动预警能力,实现城市生态环境治理联防联控。 (十二)提升基层社区治理能力。推进基层智能网格建设,加快完善智慧社区服务体系,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场景、一站式综合服务。通过建设全市统一的公共物业服务云平台,对接入平台的小区进行管理,实现闸机、门禁、物业缴费等应用,通过市民码直接扫码进小区,并自动识别健康状态。2021年年底前,全市建成20个以上智慧社区(村居);2023年年底前,全市建成200个以上智慧社区(村居);2025年年底前,全市建成300个以上智慧社区(村居)。 (十三)强化数字经济园区建设和企业培育。推动创建省级数字经济园区,坚持因地制宜推进园区差异化发展,集聚带动上下游企业成长。推进鲁南大数据产业园数字产业化,发展大数据存储、处理和应用;推动枣庄中展大数据双创产业园打造成为大数据中小企业孵化器、大数据人才实训基地;推进滕州大数据产业园产业数字化,推广“大数据+传统产业”发展新路径;推进峄城区云端大数据产业园建设,打造以百度贴吧审核、腾讯音乐结算中心为代表的互联网相关产业集群;推进台儿庄软件与服务外包、薛城区众包等特色大数据产业园建设,壮大互联网后台服务产业。创新培育数字经济企业,大力支持数字技术创新,大力培养数字经济创新人才,大力支持数字经济企业培育。 (十四)提升传统产业数字化水平。在纺织、采掘、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领域,大力推进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引导上下游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力度,推进一批传统企业数字化改造典型案例。 (十五)夯实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推动各类挂高资源开放和数字化改造,鼓励建设智慧杆柱。充分发挥数据中心、5G网络等项目带动作用,重点推进5G网络布局项目和5G智慧充电桩项目建设。 (十六)鼓励试点创新。建立高端智库,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参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加强智慧城市建设规划。鼓励各级各部门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打造一批全国领先的智慧应用典型,建设各具特色、节约务实、群众认可的新型智慧城市。探索举办全国性高端峰会,提升枣庄新型智慧城市品牌知名度。 三、时间安排 从即日起至2022年12月,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即日起至2020年12月底)。各区(市)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目标任务、时间安排、制定时间表、路线图。 (二)集中建设阶段(2021年1月至12月)。各区(市)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严格落实本方案重点建设任务,2021年底前完成重点任务的建设工作,创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三)巩固提升阶段(2022年1月至12月)。深入分析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短板、突出问题,深入查找深层次原因,总结经验做法,研究提出进一步加强改进创建的措施,形成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智慧城市运行模式。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区(市)要成立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领导机构,统筹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及时研究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加强重大问题协调;将智慧城市建设纳入本地区“十四五”发展规划,建立一把手抓总、分管负责人牵头推进的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和宣传力度,强化责任落实,确保各项建设有序有力推进。 (二)加强安全防护。各区(市)、各有关部门单位要采用安全可靠技术,提升城市运行系统防攻击、防篡改能力。加强网络安全建设,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水平。强化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使用等各环节安全保障,提升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三)加强督促指导。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牵头部门要及时收集、准确掌握辖区内、本领域建设任务进展情况,加强工作交流,进一步分解细化,将责任明确到分管负责同志和牵头责任科室(单位),建立工作台账,强化对重点任务的跟踪督办。 请各牵头单位确定一名联络员,于12月15日前将名单(姓名、职务、联系方式〈含手机、座机、微信号〉)报专项小组办公室,联系电话:5118918。从2021年1月份起,各牵头单位每季度填写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任务表(见附件)报送专项小组办公室。 附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任务表 附件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任务表 任务编号 任务目标 责任分工 具体量化指标 完成进度 下步计划 与时间表 1 “一个平台一个号,一张网络一朵云”建设,推动数据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汇聚共享开放,实现各级、各部门智慧应用与指挥调度的横向互联、纵向贯通及条块协同。 市政府办公室(大数据局)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各区(市)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具体负责 1.构建一张网络,一朵云,实现各级各部门智慧应用横向互通、纵向贯通及条块协调,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张网络全覆盖; 2.建设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基本实现“一屏观全市,一网管全市”。 2 深化“一网通办”。加快推进流程再造和“一次办好”改革,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打造一批公共数据开发应用优秀案例,总结公共数据开发应用试点工作成果并在全市推广。优化“爱山东·枣庄”APP功能,推动高频民生服务事项全部“掌上办”。 市政府办公室(大数据局)、市审批服务局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各区(市)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具体负责 1.2021年年底前,实现“一部手机走枣庄”; 2.打造完成一批公共数据开发应用优秀案例,完成省试点任务。 3 加快“一号通行”。以公民身份号码或法人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 市政府办公室(大数据局)牵头,市公安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等,各区(市)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具体负责 1.2021年年底前,实现“一号认证、全省通行”; 2.以“一号”为索引,加快身份证、社保卡、驾驶证、营业执照等证照信息电子化,推动在政务服务、出行、就医、入学等场景应用。 4 深化智慧交通建设。构建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感知体系,加快城市交通信号灯、电子标识等智能升级,应用绿波带、交通诱导屏等智能管控方式,提升通行效率。整合城市停车资源,开发智慧停车应用,实现资源统筹利用和信息精准推送,建设“全城一个停车场”。 市公安局牵头,市交通运输局,各区(市)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具体负责 1.?制定智慧出行建设工作方案; 2.2022年年底前,打造一批无感支付、反向寻车、先离场后付费等智慧停车应用案例。 5 强化智慧教育服务。加强智慧校园建设,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市教育局牵头,各区(市)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具体负责 1.制定智慧教育建设工作方案; 2.2022年年底前,全市智慧校园覆盖率达到80%以上; 3.实现与市民卡系统对接,优化义务教育入学服务,整合户籍、常住人口、不动产等数据资源,加快实现义务教育入学信息精准推送、证明材料线上提交、入学报名“掌上办”。 6 优化智慧医疗服务。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开展网上预约诊疗服务,加快实现号源共享。 市卫生健康委牵头,各区(市)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具体负责 1.制定智慧医疗建设工作方案; 2.实现利用市民卡、市民码在医院完成挂号、缴费、智能导诊等业务,在各级医疗机构普及移动支付,推广诊间结算、先诊疗后付费新模式。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加快实现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医学影像信息共享、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3.鼓励发展互联网医院,提供在线问诊、网上配药等服务。 7 完善智慧文体服务 市文化和旅游局牵头,市体育局,各区(市)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具体负责 1.制定智慧文体建设工作方案; 2.推进数字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建设,加快文旅行业大数据创新应用,推动景区和文化、娱乐场所等互联网售票、电子验票和无感入园; 3.推进网上查询、预约,打造“15分钟健身圈”电子地图,深化体育场馆、器材设施资源共享。 8 推进市民卡智慧场景应用 市政府办公室(大数据局)牵头,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医保局等有关部门配合,各区(市)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具体负责 1、2020年年底前,实现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可异地经办业务的“全省通办”;优化不动产登记服务,推行“交房即办证”模式; 2.将公共服务、医疗保障、企业服务等十大场景打通“用户、账户、业务”,线上线下全面支持“一卡一码一手机”实现创新场景化多业务协同应用; 3.鼓励各级、各部门结合实际开展便民惠民智慧化服务,注重开发满足特殊群体需求的特色应用。 9 提升市政综合管理能力。深化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市容秩序、市政管网、建筑能耗、垃圾分类等领域应用,实现对城市范围内基础设施、环境、建筑等的动态监测。 市城市管理局牵头,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区(市)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具体负责 2022年年底前,市、区(市)建成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各级平台互联互通。 10 提升城市安全保障能力。健全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提高实时分析、集中研判能力。结合“雪亮工程”“天网工程”,统筹视频监控资源。 市委政法委牵头,市公安局、市应急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政府办公室(大数据局),各区(市)政府、枣庄高新管委会区具体负责 1.2022年年底前,全市构建形成管理机制健全、系统功能完备、覆盖领域全面的公共安全视频联网体系; 2.推动智慧安防社区、城市生命线等综合安全运行感知物联网应用,提升城市运行安全感知能力和智慧安防水平。 11 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 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各区(市)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具体负责 1.制定智慧环保建设工作方案; 2.因地制宜设置和改造环境感知、状态监测、信号传输、运行控制等智能设备,提升大气、水、生态、核与辐射等环境要素及污染源的全面感知、实时监测和自动预警能力,实现城市生态环境治理联防联控。 12 提升基层社区治理能力。推进基层智能网格建设,加快完善智慧社区服务体系,推动各领域公共服务向社区延伸,实现社区服务和管理功能综合集成,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场景、一站式综合服务。 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政府办公室(大数据局)业务指导,各区(市)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具体落实 1.各区(市)、枣庄高新区制定智慧社区建设推进工作方案; 2.2021年年底前,全市建成20个以上智慧社区(村居),其中滕州市不少于6个,其他各区不少于3个; 3.2023年年底前,全市建成200个以上智慧社区(村居),其中滕州市不少于80个,其他各区不少于30个; 4.2025年年底前,全市建成300个以上智慧社区(村居),其中滕州市不少于100个,其他各区不少于40个。 13 强化数字经济园区建设和企业培育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政府办公室(大数据局)牵头,各区(市)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具体负责 1.高效发展特色化的数字经济园区; 2.培育平台型数字经济企业。 14 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等,各区(市)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具体负责 围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需求,推进传统产业、产品智能化改造升级。 15 夯实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市政府办公室(大数据局),各区(市)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具体负责 1.2022年年底前,基本实现县级以上城区、重点镇(街道)5G网络覆盖; 2.打造绿色数据中心,提高机柜利用率。 16 完善智慧市政设施。推动各类挂高资源开放和数字化改造,鼓励建设智慧杆柱。推动综合管廊智能化建设,推广智能井盖应用。推进“互联网+充电设施”建设。 市城市管理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市能源局、市直国有企业,各区(市)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具体负责 1.打造全市统一的智能充电服务平台,建设覆盖城乡的5G智慧充电桩; 2.推动各类挂高资源开放和数字化改造。 17 强化政策扶持。各级要统筹使用相关财政资金支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相关专项资金,引入社会化资本,建立多方参与的投融资机制和可持续运营模式。 市政府办公室(大数据局)、市财政局牵头,各区(市)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具体负责 1.建立高端智库,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参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2.设立智慧城市专项建设资金。 18 扩大省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建设各具特色、节约务实、群众认可的新型智慧城市。 市政府办公室(大数据局)牵头,各区(市)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具体负责 探索举办高端峰会,提升枣庄新型智慧城市品牌知名度。 19 加强安全防护 市政府办公室(大数据局)牵头,各区(市)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具体负责 1.采用安全可靠技术,提升城市运行系统防攻击、防篡改能力; 2.加强网络安全建设,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水平; 3.强化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使用等各环节安全保障,提升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
红烧肉是一道经典的传统菜肴,味道浓郁,色泽红亮,口感鲜美。红
酸菜鱼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川菜,酸辣开胃,鱼肉鲜嫩,酸菜独特的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文案吧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越来越多人热衷于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文案,